

一、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认识维度
(一)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
乡村是人们回归自然、寻找乡愁的载体。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保护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发人文景观、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中,向游客提供集完善的配套设施与优质服务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乡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天人共美、相生共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绿色、生态、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新时期城乡居民的消费时尚。通过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能满足城乡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需求。
(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要
乡村是人们的情感之根,乡村文化是人们“乡愁”的寄托。通过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向人们展示乡村文化(包括农耕文化、农具文化、节气文化)、乡村手工艺术(包括木工艺术、瓦工艺术、石工艺术、编织艺术、刺绣艺术、酿造工艺、美食制作),使先人们的生存智慧得到传颂,淳朴的精神信仰与高超的技能得到传承;通过展示乡村的景观文化,如聚落景观、田园景观、乡村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可以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通过展示乡村的生活习俗文化,如乡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习俗、民风民俗、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可以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此处隐藏了1764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农业休闲观光、娱乐、康养、教育、餐饮等项目开发。项目开发既要体现乡村旅游的共性,也要体现乡村旅游项目的差异性和特色。
(二)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
绿色化是乡村旅游的生命力。乡村旅游作为我国产业振兴的新形态和满足人们需求的新消费业态,对政府而言,顶层设计中要强化绿色生态理念,将绿色生态建设与保护内容的确定、建设的路径、模式的选择等各个关键环节落实到总体规划和实施行动中。对乡村旅游开发主体而言,要将绿色生态资源作为乡村旅游的本底,发展绿色旅游。同时,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突出绿色生态的区域特色,向游客提供绿色生态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这样才能增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
(三)加强农旅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的社会价值
加强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农业与生命健康产业、农业与乡村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彰显乡风文明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彰显乡村旅游带来的乡风文明的社会价值,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乡村旅游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民宿、露营地等旅游新业态,满足顾客休闲、观光旅游、养生健身的需求。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本底的新产业形态,乡村旅游经营者应将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引入农村,激发乡村组织治理创新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在乡村有效治理中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