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舆情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舆情事件,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大舆情”工作理念,构建“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科学处置、持续优化”的舆情管理体系,切实维护学校良好形象和师生合法权益。
第二条 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日常监测与分析研判相结合,积极主动做好舆情风险排查和化解工作,将负面舆情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学校成立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舆情管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舆情管理工作。
(三)及时处置,依法依规。对出现的舆情事件,要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四)实事求是,注重效果。坚持客观公正地分析和处理舆情事件,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目标,注重处置效果。
(五)追责问责,总结提高。对因工作失职、处置不当导致舆情事件发生或扩大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舆情管理工作机制。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 舆情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舆情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宣传部、(......此处隐藏了1067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置效果进行评估,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和预案。
第五章 舆情应对措施
第九条 信息发布
(一)发布原则:及时、准确、公开、透明。
(二)发布渠道: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媒体通气会。
第十条 沟通协调
(一)内部沟通: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
(二)外部沟通:与媒体、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保持良好沟通。
第六章 舆情应对要求
第十一条 工作要求
(一)时效要求:按照不同预警等级,设置不同的响应时间。
(二)处置要求:规范信息发布流程,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做好舆情跟踪和回访。
第十二条 禁止行为
(一)隐瞒、缓报、谎报重要舆情信息。
(二)擅自对外发布未经授权的信息。
(三)恶意删帖、控评等不当行为。
(四)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实言论。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 追究情形:未按规定履行职责、处置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等。
第十四条 处理方式:约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十五条 队伍建设:加强舆情管理队伍建设,开展专业培训。
第十六条 经费保障:保障舆情管理工作所需经费。
第十七条 技术支持:配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
第九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学校舆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