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全面了解、掌握濮阳市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以及农村干部群众对于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要求、期盼,更好服务于党委、政府决策,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步伐,濮阳市统计局、濮阳市经济社会调查队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走访农业农村部门等方式,历时近三个月,在全市开展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专题调研。调研表明,我市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政策的提出和推进
(一)概念辨析。“安居乐业”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理想社会中美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居”和“业”紧密相连,乐业是安居的前提,安居是乐业的保障。“宜居宜业”是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乡村振兴理想,“宜居”和“宜业”互为目的又相互促进。“和美乡村”的核心是“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和”的理念,农业生产讲求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农村生活讲求人心和善、以和为贵,村落民居讲求顺应山水、和于四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延续、发展和实践县域治理“三(......此处隐藏了7177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乡村振兴基础设施项目谋划、储备,尽量多争取国家、省配套资金。要善于抢抓国家发行基础设施国债等契机,加大对农田水利乡村振兴相关项目的谋划、储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础支撑。
(四)发展乡村产业,实现乡村居民家门口就业。推动资本下乡,着力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创意农庄”“共享农业”等农业发展新主体、新模式,发展观光农业、乡村风情民俗旅游、民宿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乡村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形成“农业+”全链条产业;借鉴五星乡安寨村发展乡村产业、推进农地流转、建设农村社区的做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同步推进、相互促进。
(五)培育乡亲乡情文化,发挥在外人才作用。可以借鉴濮阳县子岸镇东店当村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乡情文化建设中的做法,注重加强乡村走出人才乡土亲情联络,培植更加浓厚的乡情文化,发挥他们在乡村中小学生中的发奋成材示范引领作用,充利用他们在教育、文化、金融、技术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更好服务推动本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六)深化乡村党建引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强化党委抓党建主体责任,以星级支部创建为抓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严格管理考核,强化学习培训,提高村干部履职能力水平;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村民村级事务参与度,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