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青少年心理健康事关个体成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未来,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X月X日,X副主任带领人大调研组就我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调研。通过现场调研、听取汇报、多层级座谈、单独沟通等方式,全面了解全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受近年新冠疫情影响,全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和心理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全县17岁及以下在校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趋势是高中大于初中、初中大于小学。根据上报最新数据统计,全县中小学有心理问题困扰、一般心理问题及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2.25%,还存在极个别极端严重事件的发生。
为了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自2022年以来,全县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截止目前,全县有63所学校设立了心理辅导室,按标准打造了心理健康咨询室109间;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7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93人;成立了县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1个,县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1个,面向家长举办线上线下授课活动40期,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全县4家医院设立了标准化心理咨询室。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机制,构建心理健康(......此处隐藏了1939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根据需求状况制定招聘计划,逐步配齐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研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班主任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教师发现并有效处置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每学期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职等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每周为学生提供一次以上开放性服务,对问题学生不定期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及时化解其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
(三)提升家庭教育成效,夯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教育、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完善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微信、QQ群、热线等平台,加强家庭、社区与学校,父母、孩子与老师的沟通联系,搭建家、社、校共育的桥梁,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四)深入实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尤其要发挥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疏解压力作用,鼓励开展如:武术、花鼓、小手球、篮球等有地方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熟练掌握1-2项体育技能。组织学生每年开展一次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丰富、拓展劳动教育途径,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