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探讨人才工作这一关乎城市发展命脉的关键议题。过去一年,全市人才工作成绩显著,离不开每一位同志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与诚挚的敬意!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当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人才的集聚与发展,已成为决定城市未来走向的核心要素。人才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更是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全面推进人才工作,为XX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紧扣 “三个大抓”,以人才驱动发展引擎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紧扣 “三个大抓” 兴人才,将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同步谋划、一体推进。人才强市与产业科技强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要聚焦 “大海新晨” 产业标志、“8 + 13 + X” 链群体系和重大项目建设,这是XX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与核心支撑。
在这些重点领域,我们要积极攻坚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人才计划。一方面,设立 “产业领军人才专项扶持资金”,对入选国家和省级重点人才计划的人才,给予最高可达 500 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同时配套不少于 100 平方米的科研场地,保障其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建立 “人才 - 项目 - 产业对接服务机制”,为高层次人才与本地重大项目牵线搭桥,确保人才所携带的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能够(......此处隐藏了735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在人才工作中同样如此。我们要突出 “改革驱动” 强人才,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这一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打破传统的人才评价模式,更加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与贡献。在人才管理权限下放方面,制定 “用人主体人才自主评价清单”,明确赋予用人主体在人才招聘、职称评定、岗位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政府部门从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指导和监督服务。在简化审批流程方面,推行 “人才服务一网通办”,将人才项目申报、补贴申领等业务全部纳入线上办理平台,实现 “最多跑一次” 甚至 “一次不用跑”。同时,我们要抓住加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重大契机,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用才政策。建立 “沪宁人才飞地”,在上海、南京等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或创新基地,吸引当地高端人才为XX服务,人才在飞地工作期间,享受XX本地人才同等待遇;设立 “跨区域人才合作专项基金”,鼓励XX企业与沪宁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对于合作成效显著的项目,给予最高 300 万元的资金支持。通过这些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来到XX,为XX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同志们,人才工作关乎XX的未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人才工作,为建设 “强富美高” 新XX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