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们:
就业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促进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XX人民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加幸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牢就业工作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关于就业促进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稳就业、促就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强化主体责任,切实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二要树牢“大就业”工作理念。要紧紧围绕区域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加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完善就业统筹工作机制,推进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不断巩固我区促进就业“一盘棋”工作格局。三要强化问题导向。要营造更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切实摸清区内劳动者年龄、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及时建立台账并实时更新,做到劳动力资源底数清、情况明,着力为劳动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就业服务。
二、以经济高(......此处隐藏了1654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就业新天地。要加强精准化职业指导和服务,加大供给优质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实习见习等资源,全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常态化开展“人人乐业”专项行动,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着力推动落实《关于本市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意见》,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四是见行见效劳动者权益维护。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引导他们依法依规参与社会保险或加大意外伤害商业保险保障力度。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共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邻聚里”党群服务中心、职工之家等服务阵地作用,提供多元化、精细化服务。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争议调解组织试点工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深入推进集体协商工作,提高企业和劳动者对于集体协商的认识和参与意愿,加强对平台企业、中小微企业集体协商的专业性指导,积极推进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充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源头治理,提升劳动关系矛盾多元化解效能。健全劳动用工风险监测预警和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多部门联动,强化调裁衔接。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求职陷阱、违法裁员等乱象。
同志们,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镇各部门要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齐心协力推动就业工作继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