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 X 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近期,市教育局组织力量对全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粗浅改进建议,以供大家工作参考。
一、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全市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各项体制更加健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政领导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制度。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教育质量提升、校点布局调整、"双减"、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列为重点议题,定期听取汇报、研究推进措施。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市教育系统 7 个党委、38 个党总支实现书记、校长分设,226 个党支部实现书记、校长"一肩挑",配备专职副书记 140 名。创新实施"党建+"学校精细化管理,把支部建在年级组、学科组、名师工作室等校园重点"区块",把党小组建在宿舍管理、食堂管理、安全管理等重要管理"单元",全面实施党员"设岗定责",党的领导纵到底、(......此处隐藏了3538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工作,构建起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四)统筹推进保障机制改革。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时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审议教育发展规划、研究推进涉教重大事项。严格按照《X 市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方案》要求,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建设,持续扩大城区优质学位供给。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两个只增不减"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各类教育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二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管理机制,完善教师准入、培养培训、竞争激励、考评退出等管理制度,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大轮岗、大走教改革,及时补充高中阶段、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实现师资均衡配置。实施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名师名家培育行动计划"和教师全员培训,坚持开展"三五五"能力提升行动,持续提升校长教师队伍能力素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师德师风教育、承诺践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三是坚决守牢校园安全底线。深入推进校园安全管理标准化,健全完善校园安全风险点管控、安全培训、安防设施建设、安全标识标志、安全责任制度等标准体系,压实校园安全层级管理责任,切实落实"5530"安全教育机制,抓好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学生欺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意识形态安全等各项安全工作,着力打造安全和谐稳定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