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制度保障,离不开司法助力与赋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人才、创新只有通过产业结合在一起,才能有力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人民法院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切实找准司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坚持司法护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法院要聚焦人才权益保障问题,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奋斗拼搏保驾护航。一方面,要保护人才合法权益。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加强对人才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力度,保障创新型人才平等获得创新资源、获取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以公平公正高效司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通过审理典型案件确立裁判规则,确认科技成果权属认定、权利转让、价值确定和利益分配的合理归(......此处隐藏了1076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经验”,采取府院联动、多元解纷等方式,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帮助传统产业走出转型阵痛期。善用破产案件办理机制,通过破产审判统筹“破”与“立”,发挥破产审判拯救和出清的双重功能,对传统产业中濒临破产但仍有市场潜力的企业通过司法重整实现重生,对“僵尸企业”及时出清,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促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碳达峰、碳中和等司法前沿问题研究,积极探索碳汇认购等替代性赔偿方式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引导传统产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另一方面,法院要引导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两大产业的快速崛起,创造出具有更高技术含量、更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价值源泉,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也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法院要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深入跟踪调研新领域产生的新问题,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命科学、量子科技、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重点产业的法律问题研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精准有效的司法保护,探索司法保护规则和裁判规则,为新质生产力划定合法赛道。培养具有深厚理论、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化审判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专业化审判在优化资源配置、统一裁判尺度、强化规则引领方面的优势,不断提升审理涉新质生产力案件质效水平。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