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林长制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林长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聚焦重点、巩固成果,持续探索“林长+”工作机制,努力实现林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为有效”转变,推动xx林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xx提供有力保障。
一、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
(一)提升履职效能。进一步完善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晰各级林长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职责。发挥林长头雁效应,抓实“两单一函”(问题清单、交办单、工作提示函),探索建立林长巡林“三个一”工作机制(每次巡林听取一次下级林长报告,走访一名生态护林员或一个林业企业、种养大户,每年协调解决一个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点准点问题)。
(二)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林长会议、林长令、林长巡林等制度落地落实落细。发挥林委会成员单位职能优势,通过联席会议、督导检查、联合行动等方式,推进部门联动。大力推进“林长+检察长”“林长+民间林长”等协作机制,发挥群策群力效能,助力实现“林长治”。坚持党建引领,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植树造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候鸟保护等急(......此处隐藏了1885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虫害等重点有害生物防控,开展“护松2025”检疫执法专项行动,遏制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五、强化综合保障
(十四)落实基层减负。进一步规范林长制工作,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不得要求村级组织对口挂牌设立林长办,不得对各级林长使用林长制巡护系统APP开展量化考核、通报排名,不得仅以巡林档案和巡林次数等作为林长履职考核依据,不得简单以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工作汇报、台账记录、制度上墙、工作视频照片等作为工作落实的唯一标准,不得对村级林长巡林频次、时长、里程和信息记录等进行硬性规定。
(十五)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林长+”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地各级林长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每个县市区都要研究推出一个“林长+”工作机制,以点带面、精准发力,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具有xx鲜明地域特色、“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林业亮点,持续巩固拓展林长制改革成效。
(十六)讲好林业故事。加强林长制工作正面宣传和舆情引导,充分实施多媒体融合、多平台传播,有针对性地创新宣传方式和内容,广泛宣传林长制工作的主要成效、典型经验。在世界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生态节点举办系列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以及科普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继续办好《xx古树名木》专栏系列报道,创新推出《xx》专题栏目,营造全面推行林长制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