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能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与各位分享我市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实践与思考。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坚持“守底线、拉高线、织密网”,构建起“党政同责、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高位推动,构建“三位一体”责任体系
食品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市政府始终将食品安全纳入“十四五”规划和民生实事工程,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同落实”的责任体系。一是强化党政同责。建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将食品安全纳入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创新实施“食安书记”“食安市长”工程,全市12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二是压实部门责任。组建由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等28个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制定《食品安全责任清单》,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2024年全市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27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3万家次,整改隐患2100余处。三是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阳光透明”工程,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HACCP、ISO(......此处隐藏了894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提升至95%。三是进口冷链食品防控行动。建成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实行“三证一报告”查验制度,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2024年,累计检测进口冷链食品1.8万批次,发现阳性样本12例,均第一时间妥善处置,筑牢疫情防控“外防输入”防线。
四、社会共治,凝聚食品安全强大合力
食品安全需要全民参与。我市创新打造“食安志愿者”“你点我检”“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品牌活动,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一是培育社会监督力量。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消费者代表组成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开展“啄木鸟”行动,2024年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推动整改问题150项。二是创新科普宣传形式。打造“食安云课堂”线上平台,发布科普短视频300余期,点击量超500万次。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覆盖群众50万人次,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素养。三是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失信企业加大抽检频次和曝光力度。2024年,评定A级信用企业300家,B级企业1200家,C级企业50家,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机制。
食品安全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提升治理效能,为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