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管理员微信开通会员
  • 程编辑

  • 李老师

首页 > 领导讲话 > 中心组学习> 理论中心组研讨发言: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理论中心组研讨发言: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发布时间:2025-03-09 19:28:10审核编辑:本站小编字数:3039字阅读量:

文档下载 阅读全文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这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观点,为做好新时代的金融工作,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金融系统必须从理论上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认识和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精神实质,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形成有力金融支撑。

1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它与国家的根本制度以及基本经济制度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具体体现在国家经济主权和重要经济职能方面,其首要标志是发行和管理货币,这是国家经济主权的集中体现。通过发行和管理货币体现出国家经济属性和经济主权,是金融的第一个国家经济职能,即创造信用。国家直接发行货币的最重要基础不是贵金属,而是政权信用,即国家信用。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金融实践,1948年12月人民币诞生时,新华社就宣告:“解放区的货币,从它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即与金银脱离关系。”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布:“金融事业应受国家严格管理。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家。禁止外币在国内流通。”同时,人民政府依据马克思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对人民币进行管理,即纸币的(......此处隐藏了1873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融工作的领导,既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传统,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动实践,有着长期的历史依据。建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扮演着金融事业发展的领导者、决策者和思想理论指引者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金融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继续破解金融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难题,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完善党管金融的体制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西方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学派虽然也承认市场失灵,主张政府干预,但在理论上,自由市场主义和凯恩斯学派的哲学观点都是二元论的,都把政府与市场看作平行对立的关系。在实践中,多党政治体制下的政府干预从来都被打折扣,或根本难以推行,政府与市场始终是两张皮。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破解了这个经济学的世界性难题,从辩证统一的视角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些认识显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二元对立思维,其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在于,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理论,把党统领各方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制度优势、组织动员优势、人才优势引入经济领域,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而能够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统一起来。

扫码关注 稿子在手
  • 程编辑

  • 程编辑

  • 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