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郧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破解发展难题,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强县工程和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强化党建引领、激发要素活力、优化联农带农机制,推行“国企联村”等十种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持续提升、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截至2023年底,全区344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225个,占66.2%,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
一、注重全局谋划强引领,扛牢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
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不断健全规划、政策和责任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持续规范监督管理,凝聚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体合力。郧阳区五峰乡东峰村油菜花海
一是健全推进机制。坚持区乡村三级联动,围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统一编制区、乡(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年度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近年来,以香菇、袜业两大兜底政策性扶持产业为基础,加强乡村振兴、财政等区直部门帮扶,争取资金1.5亿余元,扶持发展各类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89个。
二是坚持共同缔造。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群众意愿相结合,用好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发挥乡村合作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龙头带动作用和品牌效应,建立“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土地流转+劳务就业+股(......此处隐藏了2205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一线选拔表现突出的干部181人,提拔重用71人。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把懂经营、会管理、有能力、想干事的能人充实到头雁队伍中。强化正向激励,将村干部待遇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挂钩,调整不胜任不尽职村党组织书记16名,选树表扬30名“担当作为好书记”,推动了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二是建强农村党员队伍,培育“带头人”。深化“共产党员户”挂牌行动,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党员带头发展新产业、带头推广新技术、带头探索新模式,实现了共产党员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的辐射带动作用。近年来,先后吸引588名能人党员返乡创业,吸纳7.41亿元民间资本,培植农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612个,带动3190余名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带动1.7万名农户增收致富。
三是建强乡土人才队伍,培育“开拓人”。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全方位做好乡土人才“引育用留”服务保障,为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君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专家工作站。注重骨干队伍、生产大户、经营能手的培育,新招录“一村多名大学生”31人,培训高素质农民240人、电商行业返乡创业青年40余人。围绕特色产业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各种办法,产教融合培育“袜业班”技术人才34人,评选第三届“郧阳工匠”10人,培养了留得住的技术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