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是在我国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环保工作者,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结合环保工作实际,谈谈学习两会精神的体会。
一、深入领会政策导向,推动生态环保政策落地生根
今年全国两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从政策导向来看,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坚决治理的决心。积极财政政策对环保项目资金支持的倾斜,为我们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根据《财政部关于修改〈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包括项目改造、农村地区运营补贴;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用于此项的经费不得超过资金总规模的5%);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污染协同控制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金,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深度治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力度。例如,在工业污染源治理上,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对不达标的企业实施限期整改或关停,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二)水污染治理也迎来了重要机遇。水污染防治资金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重点支持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集中式饮用水水(......此处隐藏了2167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污染物等,加强对新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填补监管空白。
五、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影响力
(一)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生态环保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生态环保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和技术。例如,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治理技术和经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环保部门的交流,分享我国的生态环保成果和经验,共同探讨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
(二)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加强与沿线国家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理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在“一带一路”项目中,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开展生态环保技术援助,帮助沿线国家提升生态环保能力。
(三)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和履约工作。我国是多个国际环境公约的缔约国,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规定的义务,加强对公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承诺得到落实,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国际影响力。
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们生态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导,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推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